西塞山景区
发布时间:2022-08-25 所属栏目:景区景点 点击次数:7447 返回上页
概况
西塞山景区位于黄石城区东部长江南岸,集险峻秀丽的江、山景观,纷陈多样的历史胜迹、多经沧桑的道士洑古黄石城变迁历史和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“西塞神舟会”等自然资源和文化内涵于一体。
历史文化
西塞山原名黄石矶、矶头山,因位于“古黄石城”西侧,同时山体壁立江心,横山锁水,危峰突兀,雄奇磅礴,易守能攻,为长江第一天然要塞,得名西塞山。
自公元194年江夏太守黄祖在西塞山筑古黄石城(隋开皇九年,调整郡县建制,黄石城改为士洑镇,宋代开始称道士洑镇)起,西塞山承载着黄石城市1800多年的历史文化记忆。
西塞山自东汉年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,百余次较大规模的兵争在这里发生。著名的战例有:“孙策攻黄祖”、“周瑜破曹操”、“刘裕走恒元”、“李自成大战清军”、“铁索横江”等。
西塞山为历代文人骚客畅游之地,唐代诗人张志和曾留下了“西塞山前白鹭飞,桃花流水鳜鱼肥。青箬笠,绿蓑衣,斜风细雨不须归”的千古佳句。
传统景点
七星炮台-北望亭:
七星炮台位于西塞山北峰山巅,古石垒砌城垛掩体上,耸立着三门古炮,七棵苍松排列如北斗七星,使得这座千年古战场更添几分神秘色彩。
沿游步道往北行至临江崖边是北望亭,此处可俯视江涛奔腾东去,江北散花洲和策湖碧绿万顷。
西塞残雪:
每年冬天至次年清明前夕,西塞山的临江悬崖上,便会出现一大片似雪非雪的白色灌木丛,似雪非雪,远远看去,成为春日独特一景。
西塞残雪并非真雪,而是因在此栖息的候鸟留下的羽毛和粪便。染白了崖壁灌木丛,形成了琼枝玉树般的“雪景”。
通往七星炮台的游步道西侧山崖边所建的观景台,为西塞残雪最佳观赏点。
龙窟寺:
西塞山历史上曾有“九庙一观”的说法,因战事频繁,多为兵毁,龙窟寺为 “九庙一观”唯一现存物,始建于唐代。
桃花古洞-元真子钓台:
在西塞山北侧临江的陡壁间,洞高约3米,上圆下方,形如庙门。去往桃花古洞必经险道-“一线天”,洞下是元真子钓台,洞右侧的矶头上有一铁桩,高8.2厘米、宽3厘米、厚一厘米,铁桩中间有槽,旁边还有一锲,是吴王孙皓铁锁横江的遗迹。
摩崖石刻:
山体东北悬崖之中,有不少名家留下的石刻,如“飞来船”、 “鳌鱼石”、 “虎豹关”、 “蛟龙窟”、 “云林得意”、 “震标仟仞”以及“钟崖”、 “佛掌”等等,年代久远。
报恩观遗址:
位于山体东北侧,登山步道必经之地。报恩观是南宋名将吕文德之子为其父所建,早已毁于战火。现重修的长廊、临江小亭以及古树下的石桌石凳等景观小品,是景区内观江景、休憩的绝佳场地。
乱石江滩:
位于东北部山脚江滩边,由无数巨型岩石堆砌而成的江滩自然景观,与奔腾的江水和江滩旁的桃花林构成了绝美的网红打卡点场景。
提升改造
项目定位:
以长江文化、三国文化、屈原文化为主题,打造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要组成部分。
项目进展:
“高标准规划建设西塞山风景区”被纳入2023年黄石市政府工作报告“十件实事”,相关工作正在有序开展。